湘北大鼓《香火》的台前幕后(图),澧州大鼓
作者: 来源: 增加时间:2016-4-8 人气: 湘北大鼓-澧州大鼓《香火》讲述了一位家境贫寒的小女孩,用在火车站骗来的10元钱买来一朵白菊花,为母亲上坟祭拜的故事。简单的故事通过民间鼓书艺人的演绎,道出了小女孩对母亲的拳拳孝心,更唱出了当代少年对中华孝道的代代传承。《香火》凭借鼓书艺人催人泪下的表演和剧本深刻的立意获得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银奖。
如今,走在城市人潮拥挤的地段,总能看到有人以各种形式进行乞讨,这其中有多少是真的?几年前,鼓书艺人邵丹就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当天,邵丹在汉寿火车站等车,准备赶场演出,走在路上,突然一位背着书包,穿着学生装的小男孩拉住他的衣角。“叔叔,我肚子饿,能给我10块钱买东西吃吗?”上下打量小男孩,邵丹断定小男孩在骗钱。但见时间还早,邵丹把钱递给小男孩,并尾随其后,想探其究竟。小男孩在花店买了一束白菊花,走到火车站附近山坡上的一座坟前,从书包里拿出香烛和火柴……看到这里,邵丹才知道小男孩骗钱是为了祭拜亲人。 2013年,常德市曲艺传习所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提出,湘北大鼓作为地方民间曲艺形式接地气,却缺乏顺应时代的好作品,鼓书艺人不能一味迎合市场,要在作品的思想和深度上做文章,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常德的鼓书圈子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高中毕业的邵丹已经算是“高材生”了。思来想去,邵丹想起了几年前汉寿火车站的经历。邵丹把小男孩换成了小女孩,他认为这样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同时,他还加入高铁这样的新兴事物来体现节目的时代感。《香火》的初稿很快完成。 邵丹说,取名香火,有两层含义。中国民间一直有“续香火”这种说法,其意是指繁衍后代,所以节目以“香火”命名也暗指后代、青年人。其次,香烛和火柴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时必备的用品,所以也用其代指中华传统孝道。他希望借小女孩之口为当代青年发声——中华孝道代代传。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网友评论
|